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从国营农场学徒到万元户 > 第54章农场得挣钱

  苏河农场不仅小麦受灾,大豆、玉米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成熟期阴雨连连,作物没法成熟。

  今年的大豆成熟度不够,粒瘪籽小。

  产量大幅降低。

  更严重的是农田内涝,机械无法下地。

  全得靠人工收割。

  子弟兵人数有限,支援了一个多月,还是没干完。

  眼瞅着进入十月,农场不得不向外临时雇人抢收。

  原本就亏损,再花钱雇人收割,收上来的粮食还不够人工费呢。

  可还得这么干。

  八十年代的中国,粮食不够吃啊!

  黑省各国营农场承担着国家粮食生产的艰巨任务。

  他们是不能以是否赚钱为出发点的。

  必须要保证粮食生产。

  哪怕付出的代价再大,也要做到能收尽收。

  这场与老天抢粮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

  东北的早晚已经开始降霜了。

  说话都冒白烟。

  到了这时,大田里的粮食才算收完。

  这段时间,龚连山他们汽车组也忙得晕头转向。

  龚福廷就差吃住在食堂了。

  不仅白天做饭,晚上还有夜宵。

  职工们忙碌,家属也没闲着。

  家属队不是在晒场帮着晾晒粮食,就是在田间地头捡麦穗。

  苏河农场机关会议室里。

  机关各科室,场直各单位的领导,各基层连队的负责人济济一堂。

  他们重点研究的主题就是,农场得挣钱了!

  这场洪涝灾害,粮食减产,农场亏损几十万。

  各单位都要想法设法的增收节支,共渡难关。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农场汽车队提出,今冬承包沾河林业局部分运材工作,算下来,一冬运个几万方还是没问题的。

  老武在会上提出要求,想要完成这个运材任务,仅靠汽车队的运力是不行的。

  必须要把各单位的运力集中起来使用,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苏河农场去掉趴窝不能动的,现有解放汽车17台,东风汽车8台,嘎斯汽车7台,吉尔汽车10台,共计42台。

  会议决定,所有运力集中到汽车队统一管理,完成今冬的运材任务。

  这是个挣钱的活儿。

  农场等着钱用呢!

  于是,各单位的汽车都调往汽车队。

  42台车辆集中在汽车队,大院里根本就停不下。

  更重要的是,去林场运材的汽车需要改造。

  原本正规的运材车都是“炮车”。

  需要大改。

  可现实情况不允许啊。

  没钱。

  要是有钱大改车辆,就不用挣运费了。

  龚连山带着汤军到了场部。

  老武见他来了,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意思只有一個。

  好好干,别打架。

  龚连山当然答应。

  他还等着去拉木头赚钱呢。

  邵国军也在一天后到了。

  俩人见面很是亲热。

  邵国军的大脸都瘦了。

  “你咋了?”

  “累的呗!”

  他叹了口气。

  这次受灾,二队也是重灾区。

  他爸是队长,他们一家跟着操心。

  也难怪小胖子都累脱相了。

  东风车的改装进展很顺利。

  先卸去三面的大箱板,车厢就变成了一个平板了。

  在箱底两侧插上两米多高的原木,这就当挡桩了。

  再备上钢丝绳和手动绞盘机,一辆简易运材车就完成了。

  不仅主车这么改,后挂车也一样。

  物资库里钢丝绳不够了,就用粗麻绳代替。

  龚连山他们这些东风车车长和驾驶员很多没拉过木头,好奇的到处打听。

  感情他们拉的是商品材,不是老司机嘴里的原条。

  原条是一整棵的树,去掉了枝杈,有的头尾都还在呢。

  这种原条长度都在十五六米,有的十八九米。

  必须要用“炮车”拉。

  像他们这种临时客串运材车的,只能拉些商品材。

  也就是被截成两米、四米、六米、八米这样的成品。

  这些商品材都在贮木场,已经是进入国库了,外运的都是卖给用材单位的。

  比如这次,他们从木沟河贮木场外运的商品材,就是运到海伦木材公司的。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中旬,天空降雪,满眼都是雪白。

  汽车队的大院里火花四溅,师傅们都在忙着改装。

  由老武带队,8台东风车先行进入木沟河贮木场,冬季运材的序幕徐徐拉开。

  从苏河农场场部到木沟河经营所开车不算远。

  要是搁在夏秋之际,根本没法交通。

  如今天降大雪,气温已经零下二十多度了。

  道路被冻得邦邦硬,再也不会陷车了。

  走之前,不仅加满了油,还有一辆油料车跟随。

  因为车辆太多,木沟河经营所很难保障油料供应。

  为防万一,农场油库临时在木沟河经营所设立专属加油点。

  等他们来到木沟河大桥的时候,讷谟尔河已经冰封了大半。

  河水暗涌向北而去。

  这个大桥是1975年部队工程兵施工建设的。

  桥长100米,宽5米的木结构大桥。

  桥头的木桩上写着“木沟河大桥”五个大字。

  九台汽车浩浩荡荡的驶过了大桥。

  在经营所办公室前一字排开。

  老武进去联系张廷喜。

  没一会儿,俩人有说有笑的走了出来。

  “老张啊,老龚的儿子龚连山你们见过吧?!”

  “当然见过了,来过两次了!”

  龚连山赶紧下车跟张主任握手。

  “这孩子你就多照顾照顾了。”

  “这话说得,我能不照顾嘛!呵呵,连山啊,没想到咱们爷们这么快又见面了!你爸好吧?!”

  “好,谢谢张大爷挂念!”

  “晚上来家吃饭。”

  见龚连山有些为难,张廷喜呵呵一笑,“没事,咱们爷们相处的时间长着呢!”

  贮木场离经营所驻地还有七八里地。

  “老周啊,你带着他们去贮木场,这是我大侄子,多照顾照顾!”

  旁边一个工人打扮的小头头,满脸堆笑。

  “放心,先给他装!”

  张廷喜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们去吧。”

  龚连山赶紧让老周上了驾驶室,由他指着路。

  龚连山打头,邵国军第二,其他车也是两两一组的跟上。

  去贮木场的道路狭窄,又落了层很厚的浮雪,汽车一过,就轧出两道车辙。

  还未到呢,远远的望见前方的空地上堆成小山似的木楞子。

  一根根冲天的木杆上拉扯着钢丝绳。

  汽车进场的轰鸣声在山林间回荡。

  楞堆不远处的工棚里走出了十几个工人。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来车了,他们就有活干,有活儿就有补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