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脊梁
夏坪是个只有四十余户人家的小山村,东西宽约三点五公里,南北长约六点五公里,虽然村名中有个“坪”字,但在群山环抱中的这块土地一点儿也不平。
村子南面还有一座长约两公里、宽约一点五公里的山岗,山上松林覆盖,郁郁葱葱,故名松山。
由于是莽莽群山之中的一块凹地,东、南、西三面大山流下的溪水纵横交错,溪边翠竹环绕,古木参天,平地上还零星分布着一个个长满野草野花和各种果木的小山包。
整个村子可耕作土地少得可怜,实在难以养活更多人口。
周边生长茂密树林的缓坡倒是有不少,但千百年来从无人开垦,加上南连茨坪,西接曾经的宁冈县治新城和古城两个大镇,北面翻过大山再走三十里就是永新县城,东北面沿着驿道一直往前走,就能走到繁华的吉安城,因此,夏坪历来是土匪出没、官兵剿匪的交通枢纽所在,除了少量当地土著和从外乡逃难过来的几户客家人,谁也不愿意住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地方。
但在郑毅眼里,此地绝对是个进可图谋四方、退可休养生息的风水宝地,只要拥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持续两年的投入,至少能开垦出千亩水田和千亩山地,加上采集山货、打猎养殖等措施,绝对能养活近万人。
这可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有着强大的事实做依据——此地正是郑毅记忆中后世的井冈山市所在地!
村子东面有条清澈小河,从南向北延绵百里,静静地流淌着,它包容了各个方向汇聚而来的道道溪流,穿过一条条山谷,绕过数不清的高山,一直流淌到吉安城外,汇入赣江。
孤零零耸立的松山东北面,有座小石桥连接小河东岸那座古朴简洁的小庙,村里人称之为“百公庙”。
此时此刻,身材高峻、目光深幽的教导师师长郑毅伫立在百公庙门前的高台上,默默遥望四面群山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溪流,他身后的百公庙进进出出全是军人,两根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天线已经竖立在了小庙后方高坎上,熟悉军旅生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地方已经成了这支军队的指挥中枢。
站在郑毅身旁的永新县\委副书记覃树明沉默良久,忍不住再次哀求郑毅:“多给十户吧,就五十户,我保证十天之内,再给你送来两百个壮实的年轻人,好吗?”
郑毅把目光从通往永新县城的北山口收回来,掏出包香烟拿出两支,一支递给满脸愁容的覃树明,剩下一只叨在嘴上,有些奇怪地问道:“你实话告诉我,为什么好好的县\委副书记不愿干,非要加入我的教导师?”
覃树明知道不说不行了,咬咬牙低声叹道:“你刚来,还不知道我们这片地方的人心险恶……”
“数百年来,外来的客家人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直争斗不休,数百人、上千人的械斗几乎年年都有,相互暗算、相互砍杀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自古到今从未停止过,谁也无法解开这个仇恨,唉!”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还记得三天前在古城遇到的那个宁冈县\委书记龙清源吗?其实之前他就是我的顶头上司,永新县\委书记,可是我们之间关系并不融洽……这么说吧,他是本地人,跟在他身后的干部几乎都是本地人,我和袁文才这些被迫住在山上的,都是客家人,这下你总该明白了吧?”
郑毅终于醒悟过来,瞪大眼睛看着覃树明:“你和龙清源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关系不融洽,矛盾到底积累到何等程度?”
覃树明苦笑道:“矛盾深重啊!今年六月底七月初,我们永新县\委发起的第二次永新暴\动失败后,龙清源和他两个姐夫一起逃到九陂山上躲起来,后来看到民党县政府和保安团、土豪劣绅组成的清乡会如同疯狗似地到处搜捕,他们又逃到袁文才和王佐的井冈山来避风头。”
“而我和刘宝库、李彩娟这些客家籍的同志,被命令留下来牵制敌人,东躲西藏两个多月,最后还是被叛徒出卖了。”
“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要不是你救了我们百余人的性命,我们早就脑袋搬家了,你不但救了我们,给我们从未有过的照顾,还不嫌弃我们,对我们像自己亲人一样,所以我们这一百多人才哭得那么伤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都不愿意离开你,不愿意离开对我们就像家里人一样的教导师官兵。”
郑毅再次沉默了,他也想不明白,龙清源怎么又当上宁冈县\委书记了,良久才微微点头:
“我知道了,把你们的家眷都搬到这里来吧,有多少要多少,让我们一起重建家园!至于你和刘宝库、李彩娟几个干部,由我出面向毛委员提请调动,把你们的组织关系转到我们正在建立的教导师党委会,还有你们领导的百多位同志,全部转为军籍。”
覃树明顿时热泪盈眶,紧紧地抓住郑毅的手臂,想说句感谢的话,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止不住的热泪滚滚流淌。
郑毅见状一阵心酸,用力地拍了拍覃树明的肩膀,安慰道:“别这样,老覃,你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困难能压倒你?振作起来,和我好好面对这座村子,好好议一议,看看把几十户人家建在哪个地方合适?需要在哪个山头建起军营和坚固的关卡?”
“然后咱们再好好地估算一下,这个冬天我们能开垦出多少水田和山地?需要修整哪段小河、哪段溪流,以便开春之后能够用于灌溉!”
“这么多的麻烦事,恐怕都要你和老韩带领留守官兵、师属各部和即将重建的教导团一起干,哪怕花上两三万大洋我们也出得起!”
“至于我呢,随时可能带领两个主力团出去打仗,所以这些事我顾不上了。”
覃树明用袖子擦去脸上的泪水,重重点头接过重担:“放心吧,我会拼老命去做的,另外,你看要不要我跑一趟茨坪?王佐和袁文才和我一样都是客家人,之前也一起并肩战斗过,同志和兄弟情谊兼而有之,应该能够说服他们。”
“不!不用!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不能去,否则只会使矛盾激化。明天早上你就离开这里,到山下接新兵、接家眷,千万别掺合进这事来,否则今后你不好和袁文才、王佐几个见面。”
郑毅想得很细,也很长远。
覃树明听了非常感动:“好吧,明早天一亮我就带人下山,争取十天之内处理完所有手尾,把征召的新兵数量增加到五百人。”
“行啊,我可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记住走之前多带几百大洋,贫苦人家养大个孩子不容易,而且都是家中的壮劳力,我们不能凭着几句口号就办事,该补偿的还是要补偿,尽量解除乡亲们的后顾之忧,也能让新兵安心留在部队。”郑毅细心叮嘱道。
覃树明又是一叹:“恐怕我们所有队伍里,只有你领导的这支部队才这么有人情味……唉!打死我也不会再离开教导师了。”
郑毅哈哈一笑,不轻不重地给了覃树明一拳:“这话放在肚子里就行,绝对不能说出去,否则连我恐怕都要犯错误,记住了吗?”
“记住了,绝不会说出去的,只会去做。”
覃树明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