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为什么我没有想到?

  很难想象嘉靖帝的思维模式,这是明十三帝中上位最容易的一位皇帝,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被推上了皇位。

  或许就是因此,嘉靖帝会经常做出让臣子猝不及防的决定,比如经常性的突然提拔某个臣子上位甚至入阁,张璁、夏言、方献夫都是一跃而为首辅。

  比如对臣子的极度不信任和极度信任的统一,满朝都知道仇鸾是个废物,但嘉靖帝却偏偏重用,甚至将其视为救命解药。

  再比如沈炼如今走进的这座园林,放眼望去,景色幽深,处处美景,但两三处都有民夫正在忙碌,有匠人正在指挥。

  这是魏国公徐家的“太傅园”,也就是后世的白鹭洲花园,徐天赐因刚开始不肯进献,如今已然凄惨无比。

  既然被选为皇家园林……虽然名义上只是暂时的,但也要进行修改。

  所以,工部选派大匠,征调民夫,在这座“太傅园”中开始修建殿堂。

  为此,工部尚书胡松将主持的严世蕃骂得狗血喷头……后者如今是工部右侍郎。

  并不是说明廷南迁就不能修建殿堂,但明明南京皇宫仍在,明明嘉靖帝也很清楚如今朝中财用不足……

  嘉靖帝连做个样子都不肯……沈炼咬着牙,用指甲使劲的掐着手心,深知其性情的陆炳在路上已经提醒了整整五次了。

  绕过大湖,通过走廊,等候了片刻后,沈炼跟在陆炳身后走进不大不小的厅内。

  “臣锦衣卫沈炼拜见陛下。”

  “朕记得你……”

  只说了半句,嘉靖帝就住了嘴。

  为什么记得,是因为去年八月,鞑靼围城,沈炼大呼,“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

  “起来吧。”

  沈炼起身,眼角余光扫了扫,看见了站在对面的严世蕃。

  “沈经历此番实有大功。”严世蕃笑吟吟的说:“陛下当赏之。”

  无论如何,舟山的盐暂时解除了危机,至少让南京城内不至于无盐可用,嘉靖帝今日心情还算不错,“以何为赏?”

  “沈经历细致入微,又有洞察先机之能。”严世蕃笑着说:“工部倒是缺这等良才。”

  嘉靖帝脸上笑意淡淡,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沈炼曾经将严世蕃打的头破血流。

  没有再理睬严世蕃,嘉靖帝看向沈炼,“昨日沈卿上书,建言推行晒盐法,以解盐荒,可详叙之。”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沈炼滔滔不绝,对面的严世蕃显得有些无所谓,他与扬州盐商也是死敌,倒不愿意在这时候作梗。

  耐心的听了会儿,严世蕃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沈炼的建言相当的有可行性。

  一旦晒盐法推广开,不仅仅是能解除盐荒,对财政也有很大的好处,盐价低无所谓……明朝收取盐税不是以售盐的价格来收的,而是以盐引来确定税额的。

  但一旦推广到沿海各地,能不能有效的将盐税收缴,那就不太好说了,毕竟晒盐法受天气影响很大。

  偏偏浙江、福建、广东几个省最近几年因为海贸断绝导致民间颇有怨愤之声,或者说这几个省的人都是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的货。

  嘉靖帝这等聪明人也很快想到了这儿,“若有人私自晒盐售卖,如何处置?”

  “售卖私盐,乃是重罪。”

  沈炼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嘉靖帝满意,后者很清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晒盐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但最大劣势也就是成本低。

  找个海岛就能晒盐,想查都没办法查,而且若是私盐充斥民间,那盐税向谁收?

  而扬州盐商那边,私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查的,事实上大部分的私盐都是从那些盐商手里流出来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晒盐法的效果如何不太好说,但两淮盐场却是每年能提供至少七十万以上的银子。

  如今的大明缺不了这笔钱。

  思索良久后,嘉靖帝才做出决定,“暂且搁置,且待淮东战事。”

  沈炼有些失望,但也没继续说什么,嘉靖帝看向了陆炳,“确凿吗?”

  “确凿。”陆炳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遣派的人手已然回报,确有白莲匪徒混迹其中,煽动流民作乱。”

  嘉靖帝眯着眼半响不语,沈炼突然开口道:“启禀陛下,去岁八月,亦有白莲匪徒混迹鞑靼军中。”

  对面的严世蕃在心里嗤笑了声,现在谁都不敢在陛下面前提去年八月,这沈炼倒是真的不怕死啊。

  果然,嘉靖帝面色愈发的阴沉,没有理睬沈炼,而是看向陆炳,“扬州盐商可牵涉其中?”

  “尚无迹象。”陆炳犹豫了会儿,“陛下,扬州盐商大都是南直隶人氏,只怕不敢与北边来往。”

  大江南北都有白莲教,但起事最频繁的是山西,而且早在二十年前就与鞑靼勾搭上了,俺答的兄长吉囊麾下就有白莲教徒。

  沉默了片刻后,嘉靖帝挥了挥手,陆炳不敢再说话,带着沈炼出门。

  没走几步,后头严世蕃快步赶上来,笑着说:“沈宗安在舟山可好?”

  “很好。”沈炼面无表情的说:“周君佑、周君仁也很好,只是每夜都要磨刀。”

  “大好头颅,大好头颅。”严世蕃哈哈一笑,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又成了体胖短颈的模样,“足下进献晒盐法,只怕多有人恨之。”

  沈炼脚步不停,根本懒得开口。

  但严世蕃接下来的话让沈炼脚步一顿。

  “你觉得我是在说扬州盐商?”

  严世蕃啧啧笑道:“也不知陈锐从李家搜刮了多少银子,数月间,舟山大兴土木,又招募新兵,曾有去过沈家门的商贾言,如飞来一城。”

  “但不管搜刮了多少银子,也耐不住这么用啊。”

  “靠皂块作坊,只怕难以维系啊。”

  丢下这几句话,严世蕃扬长而去,而沈炼脸上神色不定,他心里也有数,陈锐是准备将售盐作为日后主要的收入。

  沈炼去过大榭岛,很清楚那些新兵的待遇,没有充足的银钱,是根本供应不起的。

  如果晒盐法推行,朝廷是不可能给舟山拨钱粮的,陈锐还能支撑下去吗?

  沈炼没有去看一旁的陆炳,只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之前自己却没有想到?

  是因为自己也不希望护卫军过于强大吗?

  此刻的沈炼心中,有着痛心疾首,有着对自己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