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天,李林杨每天忙碌,开会,整军,确定下一阶段的战略。但,实际上这一个月时间,李林杨的忙碌只是表象,他艰苦思考了整整一个月,艰难的做出了最后的决断!他顶住了内心最大的诱惑!造反尚需等待!
红旗军整个集团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资金。比如人才储备。比如经过一年的战争,不少火炮都濒临报废,炮弹储备也濒临危险线。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李林杨手中其实还有两大“杀手锏”一曰“生”,一曰“化”。
这两大杀手锏,抗日他都没拿出来,更不可能用在反清战争中。当下,只看满清还能凑起上千营的大军勤王,就能看出来满清并没有尽失人心!争夺天下,就是争夺人心的战争!
一系列的会议上,最终确定,祝之三,周润奇,莫迈七等东北军高级将领有关东北军发展的战略框架!总的方针:实质上形成割据!但不宣布造反!
军事上,东北军将会组建一个脱产的主力师:该师一个旅级的师部,三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兵力两万五千。组建一个地方守备师,实际上就是以连为单位,分布于各县,或者乡镇,分田种地,有些建设兵团的意味。
人员方面的调整是重中之重,红旗军发展到目前的程度,系统已经成熟。人,会成群。团队内部也会有派系。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枪杆子不能失控,乃是基本的原则!东北军几个将领都很可靠,但李林杨却不能以人品观感等来统帅大军。不存在对个人的信任与否,组织系统必须避免一切危及整个团队的可能!当然也不能以影响战斗力为代价。对于东北军人员的调整,李林杨很小心,但很快就做出了部署。
师旅一级的军官全都不动,但将来会轮换。然后以红旗军主力部队中有功军官,根据战功升一级或者两级,补充到东北军中充任团营连级别的军官,占全师大约半数的军官。宣抚官系统,以红旗军主力中有功劳的排级宣抚官充任东北军主力师所有的连级宣抚官。
同时会调走东北军中并不胜任的军官。东北军的人员来源十分复杂,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都是山匪土匪江湖黑道人,虽然这些人走上了抗日战场,都可以称为民族英雄,甚至有不少都立有战功。但英雄也不可能完美,尤其是某些人参加东北军的目的并不纯粹。其中投机的都还算是好的,曾经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不在少数!因此,某些人不经过教育是不可能堪任军官的,甚至有些人哪怕是经过教育,也不可能合格。这部分“回炉”接受教育的军官或者士兵大约一千多个。
一下子抽调这么多军官,而且大都是有声望,有号召力的。哪怕是逐人做了解释,做了思想工作,仍然是免不了一些动荡的。不过,红旗军主力在!强有力的维持了整军秩序。经过这么一番调整,不仅仅是提高了东北军的组织度,提高了战斗力。更重要的是,确保了枪杆子不会失控!
武器装备方面,红旗军主力部队把几乎所有的李氏步枪A\B,缴获的杂号枪支全都留给了东北军(有部分会调配给漠北军),并且把一百多门状态良好的迫击炮和五十多门状态不错的山炮野炮也全部留给了东北军(部分会转交给漠北军)。反倒是主力部队,除了训练用濒临报废的老炮以及重炮,没有几门山炮野炮了。如此,东北军两万五千,漠北军两万,将会真正的齐装满员!
整军完毕,接下来就是民政经济方面的事务了。与江北相比,东北军这边的民政经济管理模式就比较粗放了。
管理人员:江北会抽调一百多名小掌柜,中层掌柜和大掌柜和一百多名宣抚员加入东北军守备师。在实质上,那些掌柜和宣抚员全部成为盛京各州县的知府知县!协助东北军掌控盛京!
至于民生经济的模式,很简单,六个字:砍树、种地、移民。
清嘉庆之前,东北只有区区一百万人口,之后清庭才有限度的放开了关内的灾民移居东北。到了甲午,整个东北所有族群加起来也就六百万人口。这么点人口,产出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持长期的战争!而且,关外虽然已经是汉人比例较高,但是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为了打造红旗军的基本盘,进一步的削弱满清势力,需要移民!
第一批移民,就是红旗军双配套的八十一个步兵连。
其中有文化的或者战场表现突出的,约莫一千八百余人,将会转调到江北进行集中的学习训练,争取都培养成军官。当初的民团六万余,经过几轮裁汰,能选出一千八百多个有文化的(水平大多不高)足以说明中原腹地的教育比海安营周边地区还是要好的多。
根据战场表现,还有一部分纳入东北军主力师。一部分纳入红旗军主力。以上合计约五千人。
其他一万多人,东北军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分田地!要知道,这些人全是山西河南陕西的青壮,都是地少人多的省份,相对吸引人口容易。实际上包括山东,人口都已达到了土地承载力的极限,移民也势在必行。而且,向东北移民,资金成本比向唐国,班达共和王国移民要低太多了。可以说,只用稍稍的支持一些资金,就能形成移民的良性循环。
东北富饶,有无尽的森林资源,初期仅仅砍树卖木材就能够筹集到足够的移民资金!
清末,国内,尤其是北方,植被被破坏极其严重,不仅建房做家具的木材缺乏,甚至连做饭的柴火都缺乏。都不说卖成材,卖烧饭取暖的柴火都能赚钱。如果读者君看清末的老照片,会发现背景往往都是光秃秃的山!东北这边都不用乱砍乱伐,稍稍规划一下砍伐的森林就够了,或许有点那么不够环保,但此时人的基本生存才是第一位,环保暂时还提不到工作日程上。
砍了树,然后开荒种地,黑土地撒下一把种子,到了秋季就是吃不完根本吃不完的粮食!
仅仅只要一年,移民就基本能安顿下来,从而形成循环。当然,辛苦肯定是少不了的。
甲午时期,东北只有六百万人口。但到了满清倒台,东北已经是一千九百多万人口。平均一年就是百万移民。要知道,那还是全凭民间自发的移民,如果有了组织,有了政策的支持,要不了几年,东北就能超过一千万人口。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国内已经是灾荒遍地,处处烽烟,民乱此起彼伏。因此,移民,不难!
末了,一万五千多山西陕西河南的青壮,有一万都自愿的移民了!这些青壮,当初当兵也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现在有了极为优惠的条件,只要不是思想极端保守的,基本上都愿意移民到东北。话说,一个人或者说一家子,不论这个时代还是二十一世纪,一辈子努力,能赚到五公顷(七十五亩)土地的人,不多!反正,李林杨当年别说七十五亩地了,连百十平米的房子都买不起。
以如此优惠的条件,吸引移民,只今年一年就绝对能保证十万人口的移民。一旦形成良性循环,第二年就是二十万,第三年就是四十万,如此每年都能移民翻倍。十年之内,东北达到三千万人口都不是问题。
最后再说一下东北军的权利架构,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以祝之三为首,统管军政!祝之三成为红旗军中第一位挂上了中将军衔的高级将领。周润奇则是参谋长,副军长,少将军衔,而且周润奇还兼了一个少校宣抚官的职务,负责政治思想工作。东北军原少尉宣抚官鲁大门,也一并升职为少校宣抚官。师部副参谋长为孟关,上校军衔,主管军需后勤。聂顺江为师直属炮兵团团长,军衔上校。
莫迈七为骑兵旅上校旅长,三个步兵旅长分别是刘向东,郭永昌,张岩定也都是上校军衔。其中刘向东就是祝之三小分队之一,郭永昌为周冠军第四旅调拨给东北军的一个团的团长。而张岩定则是红旗军主力第一旅的一名团长。四个旅长,全都名副其实,有能力,有战功,有忠诚!
东北军常备一个师,占了十三个团的番号,从八十开始到九十二。守备师没有正式番号。
漠北军,比照东北军,以姬沛霖为军长,统管军政!乃是红旗军第二位中将军衔的高级将领,而且姬沛霖本身就是少校宣抚官,现在升职为中校宣抚官,成为宣抚系统仅次于总宣抚官方润的存在。
2月13日,春节,一直到2月28日元宵节,李林杨都在东北。红旗军也一直守着山海关。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直到朝廷封赏李大明一个陕西延绥镇总兵的实职(延绥镇原总兵余虎恩回湖南岳州平乱,后升任喀什葛尔提督,未就任,改任武卫中军,带兵十营)。李大明带领的秦军在这场战役中表现非常优秀,伤亡比例甚至超过了红旗军主力,仍然士气高昂!自古秦兵耐苦战,名不虚传!因此李林杨非常看重这支部队。红旗军卡住山海关,其中一个小目标就是为李大明要一个实职的总兵官。当然,主要是为东北军整编争取时间。
李大明在红旗军序列中,为60团团长。朱玉,河南归德镇总兵,为65团团长。这两支部队,在红旗军内称为六字头部队。
过了元宵节,东北军的整编已经完成。八艘鸟粪船送来三万多吨粮食以及许多农具工具,解决了东北军的缺粮困境。李林杨这才乘船带兵回了江北,照例,李林杨还是没有进京觐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