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糊清灭洋1880 > 第81章 要钱要官 5

  有关李林杨的官职问题,目前还在来回谈判。

  在这场谈判中,邓宝山是最为努力的。战前,不仅红旗军的军官培养已经满的溢出,不得不组成了七十多个外派小分队。实际上总后勤系统也是如此,目前够独当一面的大掌柜足足二三十个。在红旗军的评价体系中,这类大掌柜担任国内相当于一个县令的职务能力经验都是没问题的。至于比较称职的工业企业经理人,足足上百,而且都各自有开发成熟的项目储备。

  团队需要凝聚力,最重要的就是给人才打通上升通道!否则无以聚人!

  因此有关李林杨的官职,也就是红旗军的地盘,根据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进入三月,朝廷终于给李林杨议论出来了一个官职!江北提督!为了满足李林杨这个军头的要求,满清朝廷竟然造出来了一个提督!

  如果查历史的话1905年大清才设立了江北提督,而且也没存在多长时间,可是现在这个江北提督提前出炉了!

  李林杨直呼:长见识了!

  但是有关具体辖区权力邓宝山还在和李秉衡的幕僚姚锡光还在拉扯。

  对于清廷来说,增设一个提督,也是大事。

  清流派声音最高,代表皇帝,就像电视上康熙皇帝霸气的说:“朕给你的,你才能拿!”不少人已经在大骂李林杨无父无君。

  官儿,怎么能要呢?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给你个官儿做,已经是皇帝仁慈了,竟然还敢挑剔!

  但是,这些清流派咋呼声音虽然大,却难以抵挡日军的兵峰!

  太平天国时期,捻军时期的老臣,这时候已经很清晰的感觉到了:继湘军淮军的崛起之后,桂鲁军崛起。

  所谓桂鲁军,广西和山东派系,也就是红旗军。这是朝廷里官员为红旗军约定俗成的一个派系名号。

  那么对付这样一支派系势力,满清朝廷有经验啊!湘军淮军是如何被朝廷“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

  给官给权给富贵!先稳住,然后。。。

  这些年来,满清朝廷一直孜孜不倦的致力于一件事,就是打压分化淮军。这不,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的淮军不是被打垮消耗了吗?

  满族大佬恭亲王奕欣,压住了清流们的瞎吵吵,出了这么个主意!朝廷再设置一个提督!

  但是呢?问题很多。首先,李林杨已经明确广西提督不够!

  再者,对于红旗军的两个设想,福建和安徽。福建,首先有人提出,刘永福那个“反贼”就在南澳镇做总兵,刘永福黑旗军,李林杨红旗军,绝不能让他们凑在一起,要知道福建兵少,这两个凑到一起,福建就不是朝廷的福建了!因此被否决。这个理由,连李林杨都没想到。

  至于安徽,虽然原本没设提督,现在还是不能让李林杨去。虽然,朝廷清流非常希望看见李林杨和淮军掐起来,互相消耗,但不是现在!要知道,前线作战的将领,目前还是淮军和湘军!朝廷敢掏了人家的老巢,那些军头们真敢倒戈!

  至于山东提督,一开始就被几乎所有人否决了。

  不过,满清官员在这方面是有智慧的!

  清流的领头羊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冒出来了。在清朝名曰两江总督,实际上却管了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权力太大,而且还都是富饶之地,清廷内部其实早有议论。早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清廷就有分割两江的打算。有关李林杨的封赏,再次引出了分割两江的话题。

  张之洞是老佛爷的亲信,愿意为老佛爷解忧,他提出了一个新方案,把江苏的江北部分划出来,设置一个新的提督,也就是江北提督。

  而到了朝廷这里,又砍了一刀,地盘严重缩水。其实主要是翁同龢的阻挠。江北提督倒还是江北提督,真正的地盘其实只有原来的淮扬镇总兵管辖的部分区域,仅仅两个州府而已!

  还半个江苏呢,江苏八府,这个江北提督只有两个府,正好四分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富裕的两个府。再细算一下的话,这两个府一共才九个县,经济人口连江苏的八分之一都不到!

  这怎么能行!?

  当即被邓宝山拒绝!

  又一个回合,朝廷在回复的电文中明确,提督的权限,“节制文武”!所谓的“节制文武”,实际上是只有弹劾权力,并非任免的权力。

  但这四个字,在大清朝分量很重!意味着类似一省巡抚的权利!有点小微型山东巡抚的意味。

  但是,按照李林杨的换算方法,仅仅两府之地,哪怕加上这个权利,也只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山东提督。远远达不到期望。

  等邓宝山回复朝廷,提出:“地域划分有碍地方震慑,请求把徐州镇置于江北提督辖下。”

  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朝廷划分的江北提督管辖了海州和淮安,把徐州和江苏南面彻底隔开。徐州简直成了江苏的飞地,明显的不“合理”。

  第二天,电报就来了:徐州镇事兵部有此考量,待战后定。

  战后定,黄花菜都凉了。红旗军要钱,天经地义,朝廷都敢拖来拖去。邓宝山回电:“不确定,军心不安”。

  紫禁城再次朝会,恭亲王奕欣终于看不下去了,翁同龢这么来来往往,小家子气不说,还会让李林杨更加起疑心!

  隔日,李林杨接到的电文就相当明确了。

  所谓江北提督,就是只下辖三府之地。长江北岸的扬州通州两个府不在其中。而且,沿海的两淮盐场,不归地方。但是,却把辖区内的漕运事务交给了江北提督府。

  漕运事务,看似权力,但实际上却是羁绊!麻烦。

  在清朝的前中期,大运河的漕运很重要,到了后来,海运兴起,漕运已经成了朝廷颇为头疼的一件事。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搞不好,漕工漕帮就会造反。不过,在四十年前,太平天国时期,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大运河的漕运也受到了冲击,漕帮零落,满清朝廷顺势就削减了漕运。直到甲午,漕运业也没有能恢复几十年前的盛况。

  但是,漕工群体仍然不少!

  百万是没有了,三五十万还是有的。更关键的是在海运已经兴起的时代,漕运赚不到什么钱。而且朝廷还要向里面投入,每年挖河道就要消耗巨大资金。总之,在漕运一项上,朝廷,不挣钱!

  但,真不挣钱吗?

  现任的漕运总督松椿(满人)整天花天酒地几乎不管事,而且常年不在总督府,实际上漕运事务都由江苏巡抚“护”任。所谓“护”任,其实就是没有总督的权力,却实实在在的干活儿。松椿这个总督,日子过的美的不要不要!

  而且漕运,尤其是槽帮的存在,那简直就是造反的窝子,给江苏巡抚添了无数的麻烦。其中最为麻烦的,就是淮扬徐这一段,年年有事!

  江南那一段,很肥,很赚钱。

  李林杨这个江北提督,一旦接了这部分的职权,那么麻烦肯定是落在了他的头上。

  地盘小,事务多,地方穷。

  翁同龢打的一番好算盘,不仅把最富裕的扬州划了出去,还把最赚钱的两淮盐场划了出去,还顺手把漕运这个麻烦塞给了李林杨。

  众所周知,养兵需要钱。

  地盘就那么大,产出就那么多,负担还那么重!你自己还节制文武,缺粮饷的话,只能怪自己没本事!

  这是封建社会织成的天罗地网,这是“系统”,落后的系统也是系统!

  任何人不知不觉就会栽进去!

  陷进去,就别想爬出来!

  湘军淮军还不是倒在这一招之下?乖乖的给满清朝廷做爪牙?

  但是,在李林杨眼里,在邓宝山等人眼里,完全不同。

  虽然是苏北,但也是江苏啊,穷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李林杨根本就没有把苏北和“穷”字连在一起!

  再说了,漕帮是麻烦吗?是,但这些黑社会敢打敢杀,正是班达共和王国那里最理想的移民人选啊。不是这一类人,李林杨还不要呢!

  而且,漕运虽然不复昔日的荣光,但是,漕运绝不会没落消失的。别忘了,李林杨当年就是在小船厂造船,最大量的就是驳船,运河长江黄浦江到处都用!

  盐场,不给。不给难道我不会自己开盐场吗?不会抢吗?

  而,这块地盘最让李林杨满意的,其实是徐州!煤炭,铁矿,运河,发展工业的要素全了!

  总之,虽然不如山东,但是,已经能够满足红旗军当下总后勤系统的需要!

  当然,不能就这么轻易答应,该继续争取的权利还是要争取的。

  不管李林杨这个提督是小号的还是微型的巡抚,一个省级的官府,有五个省级的官员,分别是巡抚,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学政。

  巡抚提督,李林杨一个人担了。

  布政使在实际工作中,布政使负责全省的经济、民政和人事调动。这个位置必须争取过来,必须属于邓宝山。

  按察使属于另一个省级官员,按察使的品级是正三品,负责全省的治安和司法工作。这个,红旗军系统也有人选。

  至于学政的情况比较特殊,学政负责全省的教育和考试。在所有的省级官员中,因为学政属于朝廷直接委派,巡抚没有权力管理。这个位置,必须是总宣抚官方润的,不过因为方润是女人,为了不过分刺激清政府,宣抚系统提出了人选,当然还是要听方润的指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