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文字辈(四十九)

  又一个月后

  同年(兴平元年)

  小满

  袁绍在涿郡打了几次小败仗之后,明白了自己不能分散兵力,不然容易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各个击破。

  公孙瓒以空间换时间,没有固守某个城池,而是到处游荡,寻找机会歼灭落单行动的袁绍军队,亦或是找机会切断骚扰袁绍的粮道。

  小半年过去,袁绍也只是占据了半个涿郡。

  袁绍在幽州用了“筑堡垒,结硬寨,打呆仗”,一步步往前缓慢推进,以此抵消公孙瓒的骑兵优势。

  苏斌负责在后方转运粮草,这个过程中,又偷偷倒卖了许多军粮。

  军粮不足也不要紧,许攸郭图会建议临时加派更多的赋税。

  尤其是沮授老家广平郡,被加派了许多赋税。

  沮授对此非常不满,多次劝谏没有效果后,他暗中煽动广平郡的百姓造反。

  但这些广平反贼,很快就被淳于琼平定。

  淳于琼对苏斌很是敬佩:“先生此前预言广平定然会有反贼出现,没想到真的有,真乃神机妙算啊!”

  苏斌笑而不语。

  此前,他声称自己夜观天象,掐指一算,发现有荧惑星向广平郡摇曳,因此预言广平郡可能会出现反贼。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淳于琼,让淳于琼做好镇压叛乱的准备。

  淳于琼一开始还不信,现在心服口服了。

  苏斌竟然能提前预判哪个地方会出现农民叛军,真是神机妙算。

  沮授家族是广平大族,人多田多,苏斌许攸郭图天天给广平郡加派赋税,让沮授家族损失惨重。

  每当沮授非常郁闷时,苏斌还会邀请沮授喝酒,对沮授劝说:“将军(沮授)不必如此垂头丧气,现在的困难和付出,都是为了遥远的将来,只要辅佐明公统一了天下,一切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大丈夫不应该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应该在乎眼前的得失,要把眼光放长远。”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苏斌假装没有针对沮授,假装真的是为了让袁绍获得粮草才加派赋税,还劝说沮授不要做小人,劝说沮授要做个大度的君子。

  沮授,你不能做小人,你要做君子,你要胸怀大志,所以,你不能计较那些钱粮的得失,你应该继续让我们贪腐你家的钱粮。

  他劝说沮授不要在乎一些钱粮的损失,不要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作为一个英雄,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应该想到更加遥远的将来一统天下时的回报。

  当然,苏斌劝说别人不要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但他自己却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拼命贪腐。

  在苏斌看来,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把目光放得太长远,要鼠目寸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眼光志向放得太长远,往往太虚幻缥缈,眼前的蝇头小利才是实实在在。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先把眼前的钱粮贪腐了再说。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往往小气的人才会劝说大度的人要大度,往往贪腐的人才会劝说清廉的人要清廉,往往斤斤计较的人才会劝说宽容的人要宽容。

  往往加害者才会劝说受害者要宽容大度,如果受害者不宽容大度,加害者还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受害者。

  苏斌贪腐沮授家的钱粮,却还在这里劝说沮授做人要大度,劝说沮授做人不能斤斤计较,劝说沮授要胸怀大志。

  劝别人大度的,往往他自己就不大度。

  劝别人胸怀大志的,往往他自己就没有胸怀大志。

  劝别人放下恩怨的,往往他自己才是放不下恩怨的。

  做了好事的才会心里有鬼,做了坏事的当然要引以为豪啦!

  沮授心中忿忿不平,自己家里为袁绍出钱出粮,帮袁绍招兵买马,却总是被颍川的那几个士人针对。

  “袁本初主政冀州,远不如韩文节。”

  沮授在私底下,醉酒之后,向苏斌抱怨着袁绍。

  苏斌自然不会因此告发沮授,一来是没有证据,袁绍毕竟不是汉灵帝,还没昏庸到那个地步。

  汉灵帝经常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抓人。

  二来,这种行为显得他很小人行径。

  你可以做小人,但绝不能让别人认为你是小人。

  这个世界上,愚昧的人毕竟占据大多数,你的伪装用不着骗得过少数聪明人,只要能骗得过大多数愚昧的人就够了。

  郭图辛评是肯定要打压冀州本地人的,不过不能一次性打击所有冀州人,打击面太广,就会打击不过。

  拉拢一部分冀州人,打击另外一部分冀州人。

  很明显,沮授成为了苏斌、郭图、许攸、辛评联合起来打压的那个冀州人。

  苏斌是暗地里打压,明面上跟沮授交好。

  另外几个则是明面上也要打压。

  一个萝卜一个坑,资源是有限的,你们多拿了,我们就得少拿,你们全拿了,我们就没得拿。

  所以,不打击你们冀州人,我们怎么拿到资源?

  这里的资源,既包括政治资源,也包括经济资源。

  面对卑鄙的外乡人,沮授和田丰不得不联合起来,他们还想要联合审配,但同样作为冀州人的审配,却想要在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

  袁绍知道自己的谋士们明争暗斗,但他并不阻止。

  互相制衡,双方都无法做大,都只能听命于他袁绍。

  既怕手下太团结,又怕手下不团结。

  打外敌时,希望手下团结,平时的时候,又希望手下不团结。

  绝大多数诸侯,都是这样的心态,袁绍也不例外。

  能够掌控好这个度的,就能所向披靡。

  掌控不好这个度的,要么因为手下太团结,被手下架空,要么因为手下太不团结,内斗而亡。

  除了倒卖军粮,贪污赋税,还有配合一些冀州豪强士族土地兼并,这些都是苏斌在冀州的主要收入。

  跟他一起参与进来的官员也不少,已经形成了百万槽工衣食所系。

  这个跟打压一部分冀州人不冲突,不要总是把他们想象成一个整体。

  公孙瓒和苏家都是幽州人,照样是敌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