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 第八十二章 人字辈(二)

  两个月后

  元兴元年

  冬

  腊月

  几天前,皇帝刘肇驾崩,皇子刘隆即位,皇太后邓绥临朝称制。

  这个消息,苏休自然是暂时不知道的。

  因为,他最近正在上任陇西郡临洮县县丞,还没收到皇帝驾崩的消息。

  等到腊月的最后几天了,他才终于抵达临洮县。

  他上任这天,县长县尉带着一众小吏欢迎他。

  “老学长,好久不见啊,哈哈!”

  临洮县鹿县长对苏休打着招呼。

  原来,这位鹿县长竟然也是太学生出来做官的,好几年前就离开太学,上任临洮县丞,现在又刚刚升任临洮县长,于是原本县丞的位置就空出来给苏休了。

  在册人口一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在册人口一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

  归顺县是特殊情况,在册人数是假的,连续几十年作假。

  刘秀重建大汉时,归顺县在册户籍一万三千户,在册人口三万,实际总人口四万,实际纳税人口两万。

  也就是两万人要承担三万人的赋税,归顺县百姓纳税压力还不算很大。

  等到现在,归顺县在册户籍一万户,在册人口一万两千,实际总人口五万,实际纳税人口六千。

  也就是剩下的六千人要承担一万两千人的赋税,归顺县百姓纳税压力很大。

  看着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学弟都当上县长了,而他自己却还是县丞,苏休的心里愈发难受。

  “唉,不能走后门就是麻烦,要是能像以前一样,直接花钱去辽东某个县上任就好了,现在给我调到凉州这么危险的地方来了。”

  虽然辽东和陇西都是荒凉之地,但荒凉之地和荒凉之地也是有区别的。

  相比较而言,辽东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距离家族近,随时能得到家族支援,也能帮助家族。

  凉州又荒凉又危险,搞不好哪天就被叛乱的羌人给宰了。

  他的心中抱怨着,但脸上还是挤出笑容,对学弟鹿县长说:“惭愧惭愧,我空长学弟你几岁,却生性愚钝,没能早点为国效忠。”

  到了县府里,一个少年前来给苏休端茶倒水。

  “这是本地董家的小子董元祯(董卓的祖父),性子稳重,识字算数都会,所以给他调来县府做个书吏。”

  鹿县长笑道,看起来他很喜欢这个少年,不仅是喜欢性子,还喜欢身子。

  临洮县有一家富农董家,家里有点闲钱,于是董家就倾家荡产请了个落魄读书人来教导董元祯,让董元祯识字算数,再加上董元祯长得俊美,这才有机会进入县府做书吏。

  像董家这样的普通富农家族,这些年已经被苏家整破产了好多。

  所以苏休自然是看不上董家的家世,只是也觉得董元祯这个少年郎确实俊美,颇有几分少女的温柔感。

  “元祯见过县丞,请县丞用茶。”

  董元祯递上来一杯茶。

  所谓的茶,是本地的陇西特产奶茶,也就是直接把茶叶和热羊奶混在一起搅拌。

  每个地方的茶,还不太一样。

  辽东的“擂茶”,是把各种食物混在一起,然后加一些茶叶。

  青州的“米茶”,是在粟米粥里加茶叶。

  吴郡还有“糯茶”,把茶叶跟糯米放在一起蒸煮,跟直接吃饭没区别。

  “如果不加这些乱七八糟的食物,而是直接清水煮茶叶呢?会怎么样?”

  苏休突然想到这么一个问题。

  他吃过的那些茶,都是各种食物混合的,茶只是作为一种给食物增加味道的香料存在。

  这样的茶,都不能叫喝茶了,应该叫吃茶。

  “学长,这羊奶茶,好喝否?”

  等到苏休喝完奶茶,鹿县长笑着问。

  “嗯,不错不错。”苏休对这杯羊奶茶很是赞叹,有一说一,单纯就味道来说,确实比他们辽东的擂茶好喝多了。

  他们辽东的擂茶,不应该叫茶,应该叫糊糊。

  不过,他又有了鬼点子。

  既然茶叶可以加羊奶,那是不是也可以加牛奶、马奶,甚至是人……

  “嗯……以后回了辽东,得好好研究一下这奶茶的一百种制作方法。”

  他品尝着手中的羊奶茶,内心已经在构思着各种各样的新品种奶茶了。

  那少年董元祯随后又站在鹿县长身后,给鹿县长捏肩。

  “学弟这生活滋润得很啊。”苏休对鹿县长打趣道。

  “一点也不滋润。”鹿县长摇摇头:“本地的那些内迁羌人,可不好相处啊。”

  凉州有很多内迁羌人,他们跟汉人混居在一起。

  凉州本地的普通百姓很反感这些内迁羌人,因为这些内迁羌人跟他们习俗不一样,经常发生矛盾。

  但是自光武帝以来,朝廷又多次下令内迁更多羌人,凉州本地的豪强大族,也支持内迁羌人。

  对于朝廷来说,这些内迁羌人只要花几个月时间学会农耕,就能成为大汉的自耕农,给朝廷缴纳赋税,而且还能给朝廷提供兵源。

  这些年,朝廷多次征调凉州的内迁羌胡骑兵,让他们去西域打匈奴人。

  对于凉州本地的豪强大族来说,凉州人口稀少,所以劳动力很贵,羌人移民到凉州,给他们带来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一些脏活贱活,凉州本地的汉人不肯做,嫌弃豪强们给的工钱太低,但是那些内迁到凉州的羌人们肯做,他们很卷,把劳动力价格给卷下来了。

  不过,经常有羌人对自己的地位不满,因为他们拿着最低的待遇,干着最累的活,也没有社会地位,很难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汉人歧视他们,县府官吏也常常选择性执法,下意识就认定羌人的犯罪率更高。

  不过,大多数羌人对朝廷的反抗,仅仅局限于打砸抢烧,一伙羌人聚在一起对其他汉人打砸抢烧,规模大了以后,才会演变成叛乱。

  “我县胡汉情况如何?羌人多还是汉人多?”苏休问道。

  面对苏休的提问,鹿县长沉思片刻,然后回答:

  “汉人多,但羌人也不少。”

  “汉人多为散户,一户汉人只有两三个人,羌人多为拖家带口,一户羌人有十几个人,往往是一个羌人迁徙过来后,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会跟着迁徙过来,所以都是大家庭。”

  “汉人三千户,人口八千,羌人三百户,人口四千,本县在册总共三千三百户。”

  “这还没算黑户,有很多羌人都是偷偷迁徙过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在我们县的哪个角落里偷偷定居了。”

  听到鹿县长的回答,苏休感觉很头疼。

  这羌人移民的数量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