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 > 第一千零五十章 州府联动铃护齿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一千零五十章州府联动铃护齿朝阳升起,大家一起喝面疙瘩汤,队伍实在是太忙了,做面条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从昨天晚上开始,大家一直轮换着休息、干活。

  未来几天,中间尽量不停歇,晚上也开着灯赶路,大概有一千一百多里水路。

  前面的一段顺流,后面到了卢沟河就是逆流一段,那边有座桥,南宋时候金国建的,叫卢沟桥。

  到了卢沟桥就算到了北平行省,按照现在的节气,感觉种地都晚了。

  再有六天是小暑,种大豆、高粱不行,水稻也不行,小麦只能等再过两个月种,属于冬小麦。

  朱棣不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着急。

  队伍忙着做干面饼,保存期长,晚上也去用灯诱鱼、捕鱼,跟百姓换家禽的蛋,大部分要新鲜的。

  一部分放久了的没坏的,也换,做一次鸡蛋葱花饼,留在中午吃。

  新鲜的蛋先把一部分做成五香茶叶蛋,鸭蛋和鹅蛋一样做,这个可以吃三天,三天后再做,不然亚硝酸盐高。

  蒸汽机的块煤要补充,焦炭不能当动力煤。

  早上没时间做别的,面疙瘩汤营养也很丰富,有蔬菜,但没有肉。

  大家呼噜呼噜喝完,把黄瓜汤装进水壶里,上船,挥挥手……走喽!

  没敢站在城头,而是站在河边送别的官员们望着最后一艘船消失在天际,一时间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傍晚来,凌晨走,倒是比白居易写的冬季霜花停留的时间久一些。”通判始终望着东边。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同知把诗说出来,摇摇头。

  “回头写一个题本,把殿下们留下的册子抄一份一同送往应天府。”

  知府郭勉昨天吃完饭,叫来这边所有的军士一起研究册子。

  里面的内容就一个主体思想……联动,把整个真定府各县的资源全部利用起来,与太原府和保定府、河间府联动。

  有河可以去北平行省,也能直接出海,向西属于资源输出,商人输入。

  资源输入依靠太原府,那里有盐,关键太原府能够调动更多的蒸汽机小船。

  那么西安府的资源可以通过太原府运输到真定府,汾水的逆流运输由太原府负责解决。

  布局太大了,地方官员根本无法操作,一下子六七个州府协同。

  册子不送到应天府绝对不行,一个府的知府想调用其他州府资源,陛下知道吗?

  “知府,苇泽关都卫军士出关打猎的事情怎么办?”

  照磨想到了自己的职责,他负责审计和核算成本,同时监督州府官员,晋王殿下想派兵……

  一瞬间官员们看向他,你就非要履行你的职责?那不是为了咱们井陉县好嘛!

  照磨明白大家的意思,但他就干这个活儿的,一旦出事……

  ‘叮铃~叮铃……’铃铛声音传来。

  “祖父,你看荣荣,荣荣多了一个手串儿,上面有三个银铃铛,伱看啊!”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过来,怀里抱着个小宝宝。

  照磨见到孙子被抱来,赶紧上前,接过女孩儿抱着的小家伙:“荣儿总要左手大拇指,太医不是说了让绑着嘛!还给开了药。”

  女孩儿点头:“之前的郎中也说的绑着,一绑就哭,大拇指都快要秃了,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祖父你看,不咬了,咬铃铛,铃铛上有字,三个铃铛写的天、地、人,我认识。

  那个漂亮姐姐给的,就是眼睛一眨像会说话似的姐姐。

  啊!想起来啦,铃儿姐姐,她给的铃铛,这铃铛是挂在了银镯子上。”

  众人一起看,知道照磨的孙子总要左手大拇指,不让咬就哭,药铺的、惠民药局的医者都给看。

  开药,宝宝不爱喝,绑着手宝宝哭,令人十分无奈。

  亲王的队伍里有太医,给调整了方子,但还是让绑。

  现在小家伙咬铃铛,咬得直流口水,眼睛笑眯眯的,看样子很开心。

  “还有个荷包,鼓囊囊的,里面装了什么药吧?”

  旁边的通判指着宝宝脖子上挂的绳子,吊个荷包,没有绣图案,就一个丝绸的荷包。

  小女孩儿一垫脚,伸手把弟弟的荷包摘下来,打开:“有药,有纸条,纸条……其父右手疾,以齿断左手指甲,孩童遗之,使铃声引,久则改,无须它方。”

  小女孩儿念完,茫然,字认识,意思不懂。

  “他爹右手确实受伤,原来一直用手咬左手的指甲,荣儿就也咬。

  给三个银铃铛,荣儿一想要指头,铃铛响,必然咬铃铛。

  银的铃铛无毒,咬了也不怕,这荷包里装的是一堆香料,闻着舒服,如此便不用吃安神的药。”

  照磨明白了纸条的意思,也晓得了荷包里面的东西作用。

  以后宝贝孙子不用吃药,更无须捆绑手。

  “哎呀!”同知突然出声:“那个……太原都卫出关的事情想是不上报不行啊!”

  唰!大家又看向照磨。

  照磨瞪一圈:“哪有什么都卫?是猎户,全是猎户,昨晚咱就说过,是猎户!”

  “祖父,猎户要作甚?”小女孩儿插一句。

  “猎户打猎,抱好!把你弟弟抱回去,别摔了。”照磨把孙子给孙女。

  “哦!有肉吃是吧?走喽荣荣。”

  小女孩儿接过弟弟,抱着离开,叮铃叮铃……

  “果然……”推官听着铃声,露出笑容。

  “名不虚传!太医院的太医都不行,差多了。”知事说出来推官未说的话。

  “可惜下次不知何时再出来,银镯子和银铃铛值不少钱吧?”

  郭知府突然想到了宝宝手腕上东西的价值,是银的。

  “哪有?就一层,里面是铁。”照磨摇头,坚决不承认。

  其他人笑,确实没多少钱,银子重了的话,宝宝累,总不能放一两银子在手腕上,估计一钱左右的分量,一百文。

  ……

  “铃儿那镯子好用吗?”顺水而下的队伍里朱樉也在说此事。

  “好用,昨天晚上做的,之前我也没想到如此简单,还是后来……嗯……”铃儿及时停住。

  “不知道四弟那里的作物怎样了。”朱棡换个话题,说朱棣封地的事情。

  里长出声宽慰:“与太子和秦王殿下从和林回程时,已经指点过北平行省,最近两年,那里始终不错。”

  “咱听说了,在大量制作搪瓷,又有不同,珐琅,准备卖给夷人,今年应该运到市舶司开卖了吧?咱们到了这边,那里父皇会管。”

  朱棣也不担心种植上的问题,他在考虑出口。

  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