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一百一十七章:儒世三圣,三圣锋

  某种意义上,三人为了儒门的传承,发展以及延续也算是殚精竭虑,只是,蔺大剑皇不太儒门。

  或者说三个人对儒门的定位不同。

  在圣夫子与太学主眼中,这一位根本不把武者与先天人当人看,而是将之当做生产力,事实证明虽然话语粗糙了一点,但是……

  就以苦境的发展来看这样完全没有问题。

  因为,不少组织与势力就在这样做,而相关理念早在两千年前,儒圣明德一脉就普及了。

  革新派也是实用派,实干派。

  根源就是出在蔺重阳身上,自德风古道结业的儒生在实践后,会书写手札留下,那些手札中囊括了大量的经验与技巧。

  思维转变后,就会发现武者与先天人做事,比起寻常人简直方便了无数倍。

  用过的都说好,多年来一个差评都没有。

  当武者与先天人加入生产关系,苦境的变化肉眼可见,具体到衣食住行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四方武林有四方武林的生活,中原亦有中原的生活。

  苦境已经许多年没有出现旱涝灾害,其他自然灾害也极少,风调雨顺,便是如今的大环境。

  农作物与牲畜,在有先天人愿意投入心力,研究如何对其进行改良之后。

  不过数百年便有了相当不错的成果。

  从前致命的疾病,如今同样已经不再是威胁。

  上一次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磷菌,天策王朝的应对相当漂亮,将之完美解决。

  而像号雨鲸鳌,北斗星兽这般特殊案例,众生终究生活在一个超凡的世界,三教与诸多地方势力还要定期派遣门人,清除积累的瘴气与煞气。

  先天人确实非常好用,省时,省事且便利,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少了。

  千里挑一起步,为期三百年,甚至更久的培养时间,以如今的苦境整体水平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

  正因如此,蔺重阳认为,圣夫子与太学主负责的部分,可以考虑把强度提上来。

  末法时代又如何?

  就算将来先天人从台面上绝迹,不再像如今这般行走江湖,到了那时,整个苦境的情况,经过多年发展后只会比现在更好。

  只是不行走江湖,不是放弃对辖区的管理,由上至下发展这么多年还能被开历史倒车……

  尤其是他们这些人都还活着,且没出问题,循序渐进的发展自无不可。

  已经适应这种生活环境与节奏的人,让他们再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不能说全部,但大多数人绝对不会愿意。

  就连普通百姓都不会因为和平就变得贫穷,生活品质下降只有一种可能,有人掀起战祸。

  就像另一个时空那样战火纷飞,所有的矛盾都在百年内爆发,即便是那样,也很难将苦境现有的秩序摧毁,更不用说几个上不得台面的阴谋家。

  在江湖上捣鼓点小打小闹是正常情况,真想要百姓或其他势力支持他们?难。

  以西、北两境为例,一座城池占地面积远胜九轮天国家的国土面积,在阴谋家组织当高层,待遇远没有在这种大型势力当中层舒服。

  既然如此,那当阴谋家争来争去图个什么?

  而且,无论王朝,三教,世家,都不是以压榨百姓与基层江湖人为目的,苦境的资源,更不会因为供养更多的生命便面临枯竭。

  最多王朝比三教与世家的税收会高一些,但它能更好的集中资源,就像天策王朝,百万大军在职责之外也有其他事情做,比如日常训练,习武,在到底一定境界前只要餐餐有肉便足够,除此之外还要读书,超凡世界对兵卒素质要求极高。

  身为国君的天策真龙,并没有占用多少天策王朝的公共资源,全部被他投入建设。

  同时借助海市龙灯拉拢先天人群体加入。

  生产力得到充足的发展。

  世外书香坐落于北海之上,对北境,对天策王朝的发展自有所了解,虽然蔺重阳不儒门,但是他做的事已经儒门到不能再儒门。

  不至于说以他们的高度还看不出,天策王朝的背后是儒圣明德,这在当年又不是什么秘密。

  哪怕如今都有文诣经纬与奕德熙天与其对接。

  有理论,有实践,两者可以进行互相印证。

  他没走传统儒门要走的程序,但是,把传统儒门的毕生追求达成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哪怕宏观上看来可能不是那么完全。

  至少蔺重阳的进度远超其他人。

  太学主早在当年,便在交谈后上了战车,疏楼龙宿建立的儒门天下也在规划内,圣夫子在与两人交谈后同样做出了选择。

  看似蔺重阳是不合群那个,实际上,真正不合群的是圣夫子。

  因为,从前跟他有接触的不是蔺重阳,而是儒圣明德当代主事夏承凛,哪怕当初夏承凛还未继任,但一应事务已经被交托到他手中。

  夏主事终究是继承者,年纪轻轻,尚且不像他师尊那般擅长「蛊惑人心」。

  蔺重阳才是革新派的源头以及核心。

  交谈中两人还又研究过那卷《君子风》,圣夫子不在意镇教绝学的来历,不过,这部武学确实非常合适就是了。

  关于《天地根》与《般若忏》亦被作为引申。

  这两招蔺重阳其实也会。

  在讨论的最后,三人简单进行了一个组合,太学主提议借着机会扩大儒门影响。

  蔺大剑皇自从卸任之后就像失踪,对儒门这个整体而言,弊大于利,都能背着琴满苦境卖艺,那重新给儒门站台想来不在话下,然后他与圣夫子便被太学主说服。

  四境佛门有三大源流,佛门能,儒门同样能。

  取儒门之「仁」,「义」,「礼」。

  对应佛门「佛」,「法」,「僧」。

  以及道门「始」,「玄」,「元」。

  取儒门先圣传承之号,太学主之「礼」,承接荀子,号曰「复圣」;圣夫子之「义」,承接孟子,号曰「会圣」;蔺重阳之「仁」,承接孔子,号曰「元圣」;合称「儒世三圣」。

  这是经由蔺重阳修改过的,太学主最初提出,号「太礼先生」,「圣义先生」,「皇仁先生」,合称「三先生」,蔺大剑皇觉得不够气派。

  方才重新商议,选择承接先圣之号,而后三人又共创三式剑招。

  《天纵至锋》,《仁王亚锋》,《始恶后锋》。

  学海无涯太学主如今尚不知晓,在后世,世外书香会有以「仁义礼智信」排序的「五儒生」,这便是蔺大剑皇改称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