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鹰视狼顾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开拓财源!

  ,鹰视狼顾

  幽燕,京门县

  京门原本只是幽燕境内,一个普通的靠海小县城,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县里的百姓也都主要从事盐业,渔业等相关产业···················

  然而在京门从事盐业这种在封建社会,属于暴利行业的百姓多达数万人,但是因为官商勾结盐帮横行霸道,普通盐业工人在剥削之下,日子依旧十分贫困,只能挣扎乞活。

  除了剥削盐业工人外,由盐商和盐帮,官员组成的利益团体,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不惜囤积居奇,让幽燕的盐价常年保持高位,由此这些人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普通老百姓却是吃不起盐,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很多人都是由此丢了性命

  而随着奉武军入主京门之后,在叶明盛的雷霆手段之下,奉武军一举扫平了为害一方的盐帮和不法盐商,为盐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规则,提高了底层盐业工人的待遇,保护了中下层老百姓的利益。

  除此之外第二制造局的工匠们,也是通过对制盐技术的革新,大幅提高了盐的产量,增加了市场的供应,利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双向并进的策略,把市场上居高不下的盐价打了下来,让整个幽燕的百姓都能吃到价格合理的平价盐。

  而除了盐业之外,叶明盛也是看中了京门的地理位置,准备在这里修建港湾,给当地造船业提供小额贷款等方式,大力推动当地造船业的发展。

  随着这些政策的多项并举,京门县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是变的生机勃**来,所有人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就在今天数千奉武军的进入,却是打破了小县城的平静。

  “卑职京门县令王泉见过大帅!京门县团练使沈贵见过大帅!”

  一位中年文士和一个络腮胡大汉,有些诚惶诚恐的走到叶明盛面前跪下行礼道:

  就在昨天深夜的时候,王泉和沈贵两个人才是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说叶明盛要来京门县视察,并且告诉他们两个,叶明盛此次出访要求低调,还要看最真实的情况,所以不让他们两個做什么特殊部署·························

  当时虽然已经是深夜了,但是得知叶明盛要来的消息,这两个人哪里还坐得住,当即就是连夜聚在一起商议对策,然而商议了半夜,这一个县令一个团练使,也没有什么头绪,只是觉得叶明盛此次来京门县,很有可能是要来视察当地的盐业,以及当地的团练情况。

  对此虽然上面告诉这两个人不要做什么布置,但是这两个人是连夜召集人手开会,确保明天叶明盛来视察的时候,不会出现任何的疏忽被叶明盛责难,当然如果能表现优异被叶明盛表扬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看着面前二人略显疲惫的神色,叶明盛虽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微微摇了摇头。

  京门县是他为冀豫制定的发展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基于此即便在奉武军财政困难的时候,叶明盛也是咬紧牙关为当地的造船业提供了贷款。

  这一次突访叶明盛,也是听闻京门县发展的不错,所以想要看看京门县的发展成果,因为想要看到真实情况,而不是一些表面花团锦簇的样子工程,所以叶明盛是特意命令布政司,提前一天告诉京门县,自己过来视察的信息·······················

  但是从这两个人神色就可以看出来,知道自己过来视察的消息后,这两个人怕是一夜没睡觉,连夜布置为自己到来做准备,虽然多少有些失望,但平心而论叶明盛也能理解这两个人,所以叶明盛也没有多加斥责,只是让两个人站起来,在前面带路为自己介绍当地的发展。

  虽然叶明盛此次视察京门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来视察当地的盐业,但是叶明盛还是把盐业当做自己视察的第一站,毕竟盐业是京门县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县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从事着跟盐业相关的工作,在奉武军辖区内占据着将近一成的市场份额。

  从王泉的口中叶明盛得知,京门县的盐产量相较于过去已经翻了一番,并且根据布政司的指导意见,京门县的盐业还在持续的扩大规模,力争在三年时间里,将产能再翻一倍,对此叶明盛也是肯定了京门县官府,在推进盐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除了听取王泉等人汇报外,叶明盛又作出了一个突然之举,他在视察盐场观摩工人制盐的时候,突然就是在盐场上“抓壮丁”,找到几个一线工人,想要听听这些人的看法。

  在得知是奉武军大帅叶明盛在向他们问话后,这些盐场的一线工人都是非常激动给叶明盛跪了下来,虽然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都知道是叶大帅扫清了,骑在他们头上为非作歹的盐帮和不法盐商,让他们这些苦命百姓有一碗安稳饭吃·····························

  安抚了这些盐场工人之后,叶明盛便开始从这些人口中了解情况,一开始这些工人们还有些畏手畏脚,但是在叶明盛温和的态度下,他们也都是逐渐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他们的主要问题就是工作太累了,并且给的工钱虽然相较于之前提高了不少,但是会存在拖欠的情况,经常拖一两个月时间才给结清工钱,其次对于因公受伤致残,致死的情况的话,那些盐商相较于之前不闻不问的态度,在奉武军治下易京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他们愿意掏银子做补偿了,但是给的实在是太少,三两五两银子就买一条人命。

  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叶明盛也是让王泉将工人们反应的情况记录下来,尽快解决处理并向他呈报处理结果,并在以后加强对几家盐商的监管,确保这些一线工人们的合理合法权益得到相应的保护。

  听到叶明盛真的给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做主,这些盐场工人们都是热泪盈眶,对着叶明盛千恩万谢起来,挥手作别了这些劳动工作者后,叶明盛离开了盐场,来到他此行的真正目的目的地——京门港。

  京门港是在大东升商号提供贷款,当地团练将士承建的港口,可以承接一千五百料的宝船装载卸货,此港口是叶明盛决定的,幽燕发展计划中重点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

  看着面前京门港人来人往,十分繁荣的景象,叶明盛满意的点了点头,从后世而来的他非常清楚一个港口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他顶着布政司的反对声音,执意要在这里花费上万两银子,修建这个京门港的目的所在。

  在叶明盛看来现在这个京门港只不过是一个初级阶段,接下来还要进行不断的建设,让其逐渐成为能够带动整个大周北方发展的超大型港口。

  看着叶明盛脸上的笑容王泉也是若有所思,似乎是明白了叶明盛此次突访为何而来,而就在这时,叶明盛也是望向他开口询问道:

  “现在京门能够建造多大的船?”

  面对叶明盛的询问,王泉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

  “回禀大帅,目前京门港能够造的船大概只有六百料左右···············”

  听到这个回答,叶明盛微微皱眉反问道:

  “我听闻江南那边的福山造船厂能够造三千料的宝船?”

  似乎是感受到叶明盛语气中的不满,身为知县的王泉额头上渐渐浮现了一层细密的汗珠,颇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

  “大帅,江南的造船业确实要比我们发达很多,我们现在能够造六百料的船,还都是靠着大东升商号提供的贷款,以及我们和江南,东岛,宫都之间的贸易需求增多,所以才发展起来的,之前我们京门造的最大的船也不过一百多料,更多都是一些舢板!”

  听到王泉的解释,叶明盛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多出了一丝失望。

  因为可以预见来年将会大战在即,所以为了应对战事,奉武军就需要再次扩编,而想要扩编就需要有大量钱粮的作为支撑,然而为了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叶明盛已经将大部分的战果,都投入到了冀豫的战后恢复手中。

  目前财政上虽然还有个几十万粮银子,但是这些银子叶明盛却是不敢动了,毕竟现在年景不好,谁都不知道天灾人祸什么时候发生,账上留一笔银子心安,要是万一出现点雪灾战祸之类的,账上拿不出银子来那就惨了························

  既要扩军备战,又要留一笔银子以备不测之需,对于这样的困境,叶明盛自辽阳起兵一向的解决办法,就是从门阀世家为代表的绅士阶层上要,然而这一次却是不行了,在之前叶明盛几次收割下,这帮人已经是元气大伤,兜里面不胜几个银子了。

  虽然说叶明盛强行收割的话也能收割到,但是在大战在即这个时间节点下,叶明盛还是觉得自己要注重内部的团结,不能压迫的过于厉害,就在叶明盛苦思冥想,觉得自己该从哪里找扩军备战的银子时。

  大东升商号大掌柜叶洪生的一次汇报,却是让叶明盛豁然开朗,尽管从名义上来讲,大东升商号只是一家私营商号,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拥有奉武军辖区内,唯一一块金融牌照,可以进行汇兑业务的大东升商号是一家官营商号。

  随着奉武军地盘的扩张,大东升商号的商业版图也是逐步在扩张,他们产出新奇商品也是在民间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欢。

  然而因为冀豫,幽燕,辽阳三省在大周本就不是富裕省份,再加上连年的战乱,导致老百姓虽然喜欢大东升的商品但却囊中羞涩购买力不大,他们填饱肚子之余节省下来的银子,也是不敢乱花在手中积攒下来了·······················

  导致大东升的商品只能从权贵富商乡绅这些有钱人手中赚银子,不过这些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从他们身上赚到的银子毕竟有限,

  除此之外大东升虽然从金融和贸易上赚了一些银子,但是这些赚回来的银子,大东升商号还要在叶明盛的引导下,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穷苦百姓提供贷款,让他们买种子,农具,牲畜好从事生产劳动。

  偶尔辽阳财政吃紧的时候,叶明盛还会从大东升商号的账上抽银子补贴财政,这就导致大东升商号的大掌柜叶洪生肩上的压力非常大,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叶洪生决定开拓南方市场,向大周最繁荣最富裕的江南淮南地区销售商品。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虽然淮南地区因为战乱和敌对的原因,大东升的商品没有进入淮南的市场。

  但是在江南市场上,大东升的新式布料,煤油灯,玻璃器皿等商品,还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价值十万两银子的货物,刨除经销商的费用和制造运输成本,大东升商号就赚了三万两银子

  与此同时很多的江南本土商号嗅到了商机,他们向大东升下了大量的订单,甚至有经济头脑的商号掌柜,开出了巨额的报价和优厚的条件,希望能够成为大东升商号,在江南地区唯一指定的经销商。

  在江南市场上的大获成功,让叶洪生惊喜之余也是面见叶明盛请求扩大产能,加大在江南地区的商业布局!

  叶洪生的汇报,也是让叶明盛意识到一个巨大的财政增长点的出现,就在叶明盛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相继而来······························